杨桥古镇始建于明末清初,距离 s48 槽桥收费站不足两公里。无门票、无商铺、无旅游购物,别无它,只是一个尚且保留原始生态的安静古村落。
由于第一次过去,没摸清路,到了太平庵停下来,然后漫无目的地前行,走了一小段路摸进一个村子,见到几间破旧的老屋,院子里堆满了稻草捆,猜测应该离古镇不远了。

穿过一条巷子见到一座桥,这就是南杨桥,桥前面有一家住户,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手技精良”。
这就是南杨桥,一座单孔石拱桥,中间的平坡是今人为方便电动车通过加铺的。南杨桥当地称之为月亮桥,始建于明代,今所见桥身为清道光年间所重修,是旧时宜兴和阳湖两县的分界标志物,桥下的运河连接着太湖和滆湖,杨桥属地在太滆地区的漕运上是一个重要据点。
桥顶的石刻花纹:
桥头的建筑

过了桥是关圣阁:


石柱上的雕刻形神兼具:
巷子:
勾头滴水:
古井:

很古老的游戏机了:
墙:
废弃的木船,这里自古漕运发达,尚且保留有码头遗存:

村人在晒豆子:
房门紧闭,这里居住的大多是老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当地的年轻人多数已经迁入城里或镇上的繁华地带:
一户人家门前:
院子里的稻草堆:
窗:
蹲在井边洗刷的老人:
檐柱和下方的柱础石:
荒废的老屋,大门紧锁:
临海的墙垣:
这里现代修补的,明显感觉突兀:
胡乱钻了一条小路,遇到了江南水墨画:
走一遍古镇,不难发现当地政府其实是在旅游开发上下过功夫的,很可惜没能像周庄、同里、甪直、惠山古镇那样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虽然政府曾在古镇商业化上做过尝试(这方面的确是常州的软肋,难道不担心有一天恐龙园不行了,还有其它能拿得出手的照招牌么),好在这里的建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风貌,每个人在杨桥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古镇,商业上的失败带来的好处还有游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游览杨桥并且不需额外支付任何形式的门票费用(清楚记得记得几年前去甪直时还是免费的),在杨桥古镇连停车都是免费的,甚至吃饭购物都难找地方。所以,在杨桥古镇看不到商贾云集、人头攒动,游览环境相当轻松,直到离开时才见到除我们之外的其他三位游客,在杨桥古镇时间过的很慢,日光也变得懒散,不必担心时间老去,只管尽情享受她的宁静与安逸。
其实,到今天这一篇在草稿箱躺了快一年了,差点被当作垃圾清除。
果然很古朴嘛,没有商业开发的古朴才是纯真,图片加载有些慢啊……
@一段佳能 这就是原生态的古镇
那副字真是槽点满满。要是我可没脸挂。
@大致 不清楚字的来历
我的假期是无聊,你的假期是拍照。这些地方我至今还没见过几次···
@姜辰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真是够古老的 也该修缮了 荒废了可惜
@路易大叔 嘿嘿,这就是自然状态下的江南老建筑模样
虽然说对当地来说上也很失败,但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另外常州自古旅游业不发达。。。旅游还是来无锡,常州人吃的不错,哈哈!
@synyan 身边有人说在常州开餐馆只要不是太难吃赚钱很容易。